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咏竹杨万里赏析?

59

杨万里的咏竹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他的诗歌不仅描绘了竹子的外在形象,更寄寓了诗人对竹子的深厚情感和崇高敬意。

首先,杨万里在诗中多次以竹自喻,将竹子视为久别重逢的老友,字里行间洋溢着喜悦与欢快之情。例如,在《西斋旧无竹,予归自毗陵,斋前忽有竹满庭》一诗中,他以第二人称“君”称呼竹子,表达了与竹子共同醒醉的深情。这种以竹为友、以竹为伴的情感,体现了杨万里对竹子的无比珍视和热爱。

其次,杨万里在诗中赞美了竹子的品格和气节。他认为竹子具有谦虚谨慎、坚韧不屈、无私奉献和高风亮节等品质,这些品质正是他所推崇的民族精神。因此,他常以竹咏志,通过描绘竹子在寒冷季节中依然挺拔的身姿,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追求。

此外,杨万里还善于运用民歌韵致的竹枝词,吟咏风土人情,反映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情况。例如,在《竹枝歌》七首其一中,他通过描绘月亮照耀下人们的欢乐与愁苦,表达了对南宋偏安一隅、百姓饱受流离之苦的担忧。这种以竹为媒介、以诗为言志的手法,使得杨万里的咏竹诗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更加深刻的社会意义。

在艺术手法上,杨万里善于运用对比和衬托等手法,突出竹子的形象和品质。例如,在《咏竹》一诗中,他通过对比“凛凛冰霜节”与“修修玉雪身”,突出了竹子不畏严寒、洁白无瑕的形象。同时,他还通过“便无文与可,自有月传神”的表述,强调了竹子自然传神、无需人为描绘的特点。

综上所述,杨万里的咏竹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他的诗歌不仅描绘了竹子的外在形象,更寄寓了诗人对竹子的深厚情感和崇高敬意,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文化和精神世界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