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刘孝先
《咏竹》: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何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唐·白居易
《池上竹下作》: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食饱窗间新睡后,脚轻林下独行时。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何必悠悠人世上,劳心费目觅亲知?
唐·李峤
《咏竹》: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
宋·苏轼
《於潜僧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陆睿
《咏竹》:枝长叶少,枝短叶多。世间如此,英雄奈何。不是春风,不是秋风。新篁初放,在夏月中。能驱我暑,能豁我胸。竹称为君,石呼为丈。
清·郑燮
《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唐·王维
《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唐·杜甫
《严郑公宅同咏竹》: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宋·刘禹锡
《庭竹》: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清·郑板桥
《篱竹》: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这些诗词通过描绘竹子的形态、生长环境和品质,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和赞美,以及对坚韧不拔、高风亮节精神的崇敬。希望这些诗词能带给你一些启发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