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为什么诸葛亮不取刘禅自立?

59

诸葛亮没有取刘禅自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知遇之恩:

诸葛亮深受刘备的知遇之恩,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并托付给他军政大权。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了自己对刘备的忠诚和感激之情,表示愿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此,从忠诚的角度出发,诸葛亮不可能废掉刘禅自立。

名正言顺:

刘备在临终前明确表示,如果刘禅不成器,诸葛亮可以自行取而代之。这句话既是对诸葛亮的信任,也是对诸葛亮能力的认可。诸葛亮如果自立为帝,将名不正言不顺,且会失去恢复汉室的旗帜和民心。

蜀汉内部矛盾:

蜀汉内部存在许多反对诸葛亮的势力,如果诸葛亮自立为帝,可能会引发内部的政治动荡和权力斗争,削弱蜀汉的稳定和统一。此外,蜀汉的国力较弱,如果诸葛亮称帝,可能会面临内外夹攻的困境。

军权问题:

虽然诸葛亮在蜀汉拥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但他并没有掌握军权。刘备临终前将军权交给了关羽、张飞的后人等。如果诸葛亮想要自立为帝,必须掌握军权,但他并没有这个心思和能力。

忠臣形象:

诸葛亮以忠臣自居,他的名声和形象不允许他做出篡位的行为。如果他自立为帝,将会背上不忠不义的骂名,损害自己在蜀汉军民心中的形象。

恢复汉室:

诸葛亮一直以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己任,他需要刘禅这个名号来号召天下,继续推行恢复汉室的政策。如果废掉刘禅,诸葛亮将失去这一政治基础和号召力。

综上所述,诸葛亮没有取刘禅自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对刘备的知遇之恩、名正言顺、蜀汉内部矛盾、军权问题、忠臣形象以及恢复汉室的目标。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诸葛亮选择了继续辅佐刘禅,而不是自立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