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自然保护区位于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总面积为29000公顷。它主要保护对象包括丹霞地层、丹霞地貌与珍稀动植物资源,特别是黄腹角雉和白颈长尾雉。
丹霞山在目前我国已发现的300多处丹霞地貌中,是其中分布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造型最丰富、风景最优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它具有特殊的学术价值、科研价值和科普教育价值,同时也是开展地质旅游的胜地之一。
丹霞山由近水平的红色砂砾岩层构成,经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形成一处以赤壁丹崖为特征的红色山群。公园总面积292平方公里,其中丹霞地貌集中分布范围180平方公里,主峰巴寨海拔619.2米。丹霞山先后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于2004年成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10年加入《世界遗产名录》。
丹霞山的气候特点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9.7℃,极端最低温-5.4℃,极端最高温40.9℃,最大月平均日较差18.8℃。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8.3℃,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9.5℃。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有秋高于春的特点。丹霞山年均日照总数1721小时,太阳辐射量107.2千卡/平方厘米,日均每日日照时数4.7小时,7-9月较多,2-4月较少。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