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冀中的地道中的片段有哪些?

59

冀中的地道片段包括:

地道的式样和构造

地道有多种式样,任丘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与其他村相通的地道则挖在庄稼地下面。地道高四尺多,顶部离地面三四尺,不影响种植庄稼。地道内每隔一段距离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支撑,非常牢固。大洞四壁还挖了许多小洞,用于住人、拴牲口、放置物品和作为厕所。一个大洞可容纳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纳二百多人。洞内还备有开水、干粮、被子和灯火,可以住三五天。地道内还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敌人很难发现。人藏在洞里既不气闷也不嫌暗,有的老太太甚至把纺车搬进来纺线。

地道的防御设施

地道的出口也开在隐蔽的地方,外面堆满荆棘。有的还在旁边挖一个陷坑,坑里插上尖刀或埋上地雷,上面用木板虚盖,板上铺些草,敌人一踏上去就会翻下坑里送命。在地道里,离出口不远的地方挖几个特别坚固的洞,民兵拿着武器在洞里警戒。拐弯的地方挖一些岔道,称为“迷惑洞”,敌人万一进来了,分不清哪条是死道,哪条是活道。进了死道,就有地雷埋在那里等着他们;就算进了活道,他们也过不了关口。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很窄的“孑口”,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去,只要一个人拿一根木棒,就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地道战的战略和战术

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地道战这种新的斗争方式。地道战不仅用于防御,还用于打击敌人。地道使原本无坚可守的冀中平原成为中国军民打击日本侵略军的重要作战区域。1942年3月,冀中军区发布《关于开展地道斗争的指示信》,在冀中全区全面推广地道战,将地道战战术不断发扬光大。

地道战的影响

地道战有效地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地道战不仅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这些片段展示了冀中地道战的多样性和巧妙设计,以及它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