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白居易早春持斋一诗怎么解释?

59

《早春持斋,答皇甫十见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释:

诗文

```

正月晴和风气新,纷纷已有醉游人。

帝城花笑长斋客,三十年来负早春。

```

诗文解释

正月晴和风气新

“正月”指的是农历一月,正值早春时节。

“晴和”形容天气晴朗和暖。

“风气新”指春天的气息刚刚到来,万物复苏。

纷纷已有醉游人

“纷纷”形容人很多,熙熙攘攘。

“醉游人”指那些已经喝醉酒的游客,暗示着人们在早春时节已经开始外出游玩,享受春光。

帝城花笑长斋客

“帝城”指的是京城,通常指长安。

“花笑”是拟人手法,形容花朵在笑,实际上是在赞美春天的美丽。

“长斋客”指的是长期素食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因为他持斋。

三十年来负早春

“三十年来”表示一个较长的时间段。

“负早春”意味着诗人觉得自己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一直未能充分地享受早春的美景,表达了一种遗憾和无奈。

整体意境

这首诗通过描绘早春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过去未能充分欣赏春光的遗憾。诗人在持斋的同时,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机,但又因为自己的素食习惯而无法像其他人一样尽情享受。这种矛盾心情在诗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他的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