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爱弥儿第四卷摘抄和赏析?

59

《爱弥儿》第四卷主要探讨了青春期到恋爱前的教育问题,以及自然宗教和人的本性的关系。以下是第四卷的摘抄和赏析:

萨瓦省牧师的自白

卢梭通过一个牧师之口,阐述了他的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自然宗教思想。牧师认为,人有感官,能感受,通过感官可以确认自我和物质的存在。物质是无生命的,需要有一个巨大的能动者来推动,这个能动者就是上帝。

青春期的教育

这一阶段,爱弥儿春情萌动,欲望膨胀,最容易受社会上骄奢淫逸风气的影响。卢梭认为,这一时期的教育应该发展理智以节制欲念。爱弥儿离开巴黎到乡村寻找苏菲,象征着从单纯的自然状态向复杂的社会状态的过渡。

自然宗教

牧师在经历了一次轻微的失足后,对教义产生了怀疑,决心从最可靠的地方出发重新思考宗教的真理。他发现的第一个真理是人有感官,能感受,通过感官能够确认我的存在和物质的存在。第二个信条是存在某种智慧推动物质运动,这个智慧他称之为“上帝”。

人的本性和欲念

卢梭认为,人的自然欲念是有限的,它们是我们达到自由的工具。然而,许多外来的欲念改变了最初的目的,违反了它们的原理,使人脱离自然,与自己相矛盾。自爱是种种欲念的发源,唯一同人一起产生且终生不离的根本欲念。

生命的短暂

卢梭指出,生命的第一个四分之一在我们还不懂得怎样用它以前就过去了,而最后的四分之一又是在我们已经不能享受生命的时候才到来的。中间的大部分时间则由于睡眠、工作、悲伤、抑郁和各种各样的痛苦而消耗了。

第二次诞生

卢梭认为,人诞生过两次,第一次是为了存在,第二次是为了生活。第二次诞生才是人真正开始生活的时期,我们所施行的教育也在这时才开始。

关于自爱

自爱这种欲念是种种欲念的发源,唯一同人一起产生且终生不离的根本欲念。自爱始终是好的,符合自然的秩序。要想禁止我们做这样或做那样,完全是徒然的,只要我们所做的事是井然有序的自然所允许的,尤其是它所安排的。

关于正义和善

正义和善是分不开的,善是一种无穷无尽的力量和一切有感觉的存在不可或缺的自爱之心的必然结果。无所不能的人可以说是把他的存在延及于万物的存在的。

关于痛苦和快乐

最大的快乐就是对自己感到满足,正是因为应得到这种满足,所以我们才生在这个世界上,才赋有自由,才受到各种欲念的引诱和良心的约束。任何一个人,只要他不常常想到痛苦,不瞻前顾后,他就不会感觉到什么痛苦。

爱弥儿和苏菲的故事

爱弥儿走到苏菲身边,坚定地表达了他对苏菲的爱和仁爱的权利。苏菲也被爱弥儿的情感所打动,两人紧紧相拥,象征着爱情的力量和自然法则的和谐。

通过这些摘抄和赏析,我们可以看到卢梭在《爱弥儿》第四卷中深入探讨了人的本性、教育、自然宗教和爱情等主题,提出了许多富有洞见的观点。他的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革命性,对后世的教育和哲学也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