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被称为“江东鼠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历史偏见
北方诸侯国家的看法:在三国时期,曹魏和蜀汉两个北方的诸侯国家联合起来,想要征服南方的东吴。由于东吴地处南方,在正统性上不如曹魏和蜀汉,因此他们往往看不起东吴,并将东吴的士兵和将领称为“江东鼠辈”。
孙权的背信弃义:东吴在荆州问题上处理不当,背弃孙刘联盟,派吕蒙白衣渡江夺取荆州,虽然获得了战术成果,但破坏了联盟,陷自身于孤立,也让蜀汉由盛转衰,打破了三国鼎立的平衡。
战略决策问题
荆州问题:东吴在荆州问题上的处理不当,背弃孙刘联盟,派吕蒙白衣渡江夺取荆州,虽然获得了战术成果,但破坏了联盟,陷自身于孤立。
赤壁之战:赤壁之战的胜利,更多靠的是东吴大都督周瑜,以弱胜强,斡旋求胜,而东吴在战后常常夸大自己的功劳,这也使得其形象受损。
领导能力缺陷
孙权的决策:孙权作为东吴之主,用人存在猜忌,如对陆逊等功臣在后期疏远;对外政策摇摆不定,时而联刘抗曹,时而向曹魏称臣;在继承人问题上处理不当,引发“二宫之争”,导致内部政治斗争激烈,严重影响国家稳定。
背信弃义:孙权在关键时刻屡次出现令人不齿的举动,比如吕蒙白衣渡江后随即暴亡,孙权不仅没有悲痛,反而暗暗松了一口气,还说了一句令人费解的话:“此人目光短浅,坑我东吴数十年!”。
文化影响力弱
与曹魏、蜀汉相比:东吴在书法、绘画、文史、建筑等文化方面,尤其是文学的数量和质量上,影响力较小,在历史书写中也处于相对不利地位,导致其在后世认知中形象欠佳。
综上所述,“江东鼠辈”这个说法主要源于北方诸侯国家的偏见和误解,以及东吴在战略决策、领导能力和文化影响力方面的不足。然而,这种评价需客观看待,东吴在三国时期也为中国古代的文化、政治和军事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