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关于审时度势的名言和事例?

59

审时度势是指根据当前的形势和趋势进行判断和决策,以达到最佳的效果。以下是一些关于审时度势的名言和事例:

名言

“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 ——明代张居正《答宣大巡抚吴环洲策黄酋》

“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时。” ——宋代苏轼

“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雄。” ——晏子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旧五代史·晋书·安重荣传》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易经·系辞下》

事例

李世民(唐太宗):在隋朝末年,李世民通过审时度势,看到隋朝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于是抓住时机,发动玄武门之变,最终夺取政权,建立了唐朝。他与杜如晦等人商议军国大事,制定了一系列明智的战略,最终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

管仲: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通过敏锐地观察诸侯争霸的趋势,采取了不同于周礼的治国之道,帮助齐桓公成为第一个霸主。

张良: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在刺秦失败后,审时度势,选择了韩、楚、汉之间最有利的位置,最终成为汉朝的重要功臣,并在功成后全身而退。

蔡元培:在1910年初,蔡元培撰写《中国伦理学史》时,也强调了审时度势的重要性,认为要根据时代的变化来调整教育和思想。

这些名言和事例都表明,审时度势是成功决策的关键。无论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普通人,都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策略和行动,以达到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