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拔苗助长的故事有以下几个:
掩耳盗铃
故事内容:春秋时期,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巧。小偷心里快乐极了,想把这口精巧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仍然悠悠地传向远方。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快乐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即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寓意: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刻舟求剑
故事内容: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
寓意:比喻方法愚昧,不知变通。
画蛇添足
故事内容: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有余。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寓意: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倒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守株待兔
故事内容: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寓意: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郑人买履
故事内容:郑国有一个人想到集市上去买鞋子,他预先找来一小段绳子,量好自己脚的长短尺寸后就出发了。他匆匆忙忙地走到集市,走进鞋铺,脱下鞋子,让掌柜的给他量一下脚。掌柜的给他量了脚以后,就放下手中的绳子,准备给他拿鞋子。可是,他却没有马上接过鞋子,而是说:“等一下,让我再回家去取一下我的尺码。”他拿着绳子走了,结果因为走得匆忙,竟忘记了带尺码,于是又返回家去取尺码。可是当他取回尺码再回到集市时,集市已经结束,鞋铺也关门了,因此他最终没能买到鞋子。
寓意:比喻做事死板、不会变通。
这些故事都包含了急于求成、违背事物发展规律或愚蠢自欺的寓意,与拔苗助长的主题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