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齿的发明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有一位著名的木匠,名叫鲁班。他不仅手艺高超,而且非常善于观察和思考。有一天,鲁班在山上砍木料时,手指被路边的野草划伤,鲜血直流。他感到奇怪,一根小草怎么这么锋利呢?于是,他摘下了一片草叶仔细地观察起来。
鲁班发现,草叶的边缘有许多锋利的小齿儿,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儿划破的。他深受启发,回家后立刻用竹片并在它的边缘磨出了一排同样的小齿儿,并用它来割木块。粗大的木头立刻被割出了一道深沟。但竹子并不结实,如果能找到坚硬的东西,效果一定更加好。于是,他找到了铁匠,让他打了一片有一排小齿儿的铁片。鲁班用铁片很快就把木块给锯断了,木块的锯口处也十分平整。就这样,锯子被发明出来了。
另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是,鲁班在山上不慎被茅草割伤了手指,想到柔弱的茅草叶片怎么能象刀一样割伤手呢?观察之后发明了锯子。他在一次实验中,看见螳螂在捕捉食物,接着观察他的臂,发现他的臂能快速捕捉食物,还能快速把食物切断。这说明大自然的生物也能帮助人类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鲁班从草叶和大蝗虫的牙齿中得到了灵感,最终发明了锯子。这个发明不仅提高了砍伐树木的效率,还大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锯子的发明,是鲁班对大自然观察和思考的结果,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