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调研合作文章需要遵循一定的结构和步骤,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建议:
确定主题
-主题是调研文章的灵魂,必须明确。如果主题已经给出,就根据自己擅长领域选择即可;如果没有现成的主题,可以从上级精神强调的重点、基层群众关注的热点、执行落实当中的难点等方面进行选择。主题宜小且集中,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做好调研准备
-在动笔之前,要做好充分的调查准备。这包括从政策文件、历史文献、领导讲话、实地了解、干部交流、群众会谈、同行对比等方面入手,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弄透彻。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搜集丰富素材
-注重搜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可以通过查阅文献、统计数据、收集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实地调查、与相关人员交流等方式获取素材。重视现象背后的问题,确保所采用的事实材料具有代表性。
整理与分析资料
-对收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运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如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对比分析等)进行深入研究,找出资料中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原因。
明确调研目的和问题
-在开始调研之前,必须明确调研的目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是调研报告的核心和灵魂,决定了调研的方向、方法和内容。
精心设计调研方案
-明确目的和问题后,需要设计科学合理的调研方案。这包括确定调研对象、选择调研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案例分析等)、制定调研时间表以及安排调研人员和资源。
写作结构
-调研文章的正文结构通常包括“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结构,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正文应当中心突出,明确提出所针对的问题,明确交待这一问题所获得的事实材料,分析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典型性和系统性
-在写作过程中,所采用的事实材料要具有代表性,揭示的问题带有普遍性。结论必须是具有说服力的,把被调查的情况完整地、系统地交待清楚。
反复推敲和修改
-文章需要反复推敲、慢慢写,确保逻辑清晰、结构严谨。写作之前可以整理一份提纲目录,防止后期文章结构杂乱无序。多尝试、多投稿,不断改进和完善。
重视第一手资料和现象背后的问题
-重视亲身走进基层群众掌握的第一手信息,重视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第一手素材,重视亲赴实地亲临现场获得的第一手情况。对别人转述来的情况、“倒过手”的信息、加工过的素材,未加核实绝不采用。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写好调研合作文章,确保文章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