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中庸的经典名句包括:
“君子素其位而行,素:向来。君子会依照自己所处的地位行去做事情。”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反:违背。君子能够顺达的处理事务,是能够做到中庸,小人的行为是违反中庸。”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节:符合节度法度。人们喜怒哀乐的感情未曾发生,叫做‘中’;表现出来而都合宜,叫做‘和’。”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
“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
这些名句体现了孔子对中庸思想的深刻理解和推崇,强调了保持内心的平衡和中正,避免极端的行为和言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