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孔子对冉有

59

孔子对冉有和公西华二人的志向有着明确的评价,并通过《论语·先进》篇中的对话展现出来。

冉有的志向及评价

冉有的志向是治理一个方圆几十里的小国,并使人民富足,即“可使足民”。他同时表示,至于礼乐教化,则要等待君子来施行,即“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孔子对冉有的评价是,虽然他有意愿和能力治理一个小国,但他过分谦虚,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自信和担当。孔子认为,冉有的理想与其实际能力基本匹配,但他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显得有些保守。

公西华的志向及评价

公西华的志向是在宗庙祭祀或诸侯会盟时担任一个小相,负责礼仪事务,即“愿为小相焉”。

孔子对公西华的评价则更为复杂。一方面,孔子认为公西华知书达理,娴于礼乐,完全超出了一般人,不担当治国重任更与何人呢?另一方面,孔子又指出公西华过于谦虚,实际上他有能力承担更大的责任。孔子说:“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这表明孔子对公西华的谦虚态度感到既欣赏又希望他能更自信一些。

总结:

孔子认为冉有有治理小国的能力,但过于谦虚,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孔子对公西华的评价则更为矛盾,既欣赏他的礼乐才能,又希望他能更自信,承担更大的责任。

这些评价反映了孔子对弟子们不同的期望和评价标准,也体现了孔子在教育弟子时注重实际能力和谦虚谨慎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