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滥竽充数”寓意相关的古文主要有以下几篇:
《韩非子·内储说上》 原文: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齐闵王继位,齐闵王喜欢一个一个地听独奏,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寓意:这则寓言讽刺了无德无才、招摇撞骗的骗子,提醒人们只要严格把关,骗子就难行骗。告诉人们要有真才实学,弄虚作假的方式纵然可以换取一时的成功,但换不来一世的成功。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原文:
同上。
寓意:同上。
《与湘东王书》 作者:
萧纲
内容:怀鼠知惭,滥竽自耻。
寓意:这句话表达了自惭形秽,认识到自己无才无德,与“滥竽充数”的寓意相呼应。
《开成五年秋书怀一百韵》 作者:
温庭筠
内容:对虽希鼓瑟,名亦滥吁竽。
寓意:这句话表达了虽然希望模仿他人,但自己的名声也是靠虚假的才能获得的,与“滥竽充数”的寓意相符。
《玄圃园讲颂》 作者:
萧纲
内容:顾惟多缺,徒奉瑛瑜;终如燕石,更似齐竽。
寓意:这句话表达了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华丽,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价值,与“滥竽充数”的寓意相符。
《辞行李赋》 作者:
江总
内容:耻矫名于周客,宁滥响于齐竽。
寓意:这句话表达了宁愿面对的是真实的不足,也不愿意靠虚假的才能来掩饰,与“滥竽充数”的寓意相符。
《献荥阳公诗五十韵》 作者:
元稹
内容:卫磬琤鍧极,齐竽僭滥偏。
寓意:这句话表达了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完美,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价值,与“滥竽充数”的寓意相符。
《与建安王谢秀才笔》 作者:
何逊
内容:妄忝鲁服,滥同齐吹。
寓意:这句话表达了自谦,认识到自己没有真才实学,只是模仿他人,与“滥竽充数”的寓意相符。
这些古文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滥竽充数”的寓意,即弄虚作假虽然可以暂时获得成功,但最终会被揭穿,只有真才实学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