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关乎每个人健康的重要问题,以下是一些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
卫生习惯
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不用手抓食物。
在处理食物前后,要注意个人卫生,如洗手、戴口罩、穿围裙等。
饮食选择
不在街头无证小摊点购买食品。
不购买来历不明的产品或过期食品。
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带皮的水果和蔬菜应尽量削皮吃。
少吃肥肉、盐腌、烟熏和油炸的食品。
膨化食品如薯片、雪饼等,属于高油脂、高热量、低粗纤维类食品,不能经常食用。
饮食结构
一日三餐要合理,饮食要有度,吃饭有规律。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
饮食要清淡少盐,过多吃过咸的食品加大得高血压的风险。
食品安全
冰箱中取出的剩菜剩饭要彻底加热,以杀死可能滋生的细菌。
处理食物的案板、刀具要做到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外出聚餐时,选择具有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单位,并注意生熟分离、防止交叉污染。
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的常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胃痉挛和腹泻,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孕妇、小孩子以及免疫系统减弱的人。
购买食品
购买预包装食品时,注意查看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购买散装食品时,选择有标签标注的食品,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单位。
权益保护
发生食物中毒时,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并保存好相关证据,以便调查处理。
食品安全问题和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应及时拨打12331(或12315)进行投诉举报。
通过了解并实践这些食品安全知识,可以有效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保障个人和家庭的饮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