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易经》的赞美和评价,原话如下: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编三绝。曰:‘假我数年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彬彬矣。’
子曰:“加我数年我数年,五十以学易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大过矣。”
孔子喜读《易经》,以致《韦编三绝》,即穿竹简的牛皮绳都断了多次。他说自己从《易经》中受益很大,“假我数年,五十岁就开始学习《周易》,那么就可以不犯大错误了错误了。”
孔子认为《易经》是天地万物的根本法则,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他说:“夫《易》,其至矣乎!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也。”
孔子认为《易经》是智慧的源泉,是学问的根本。他说:“若夫《易》,则吾以为智慧之所出也。”
孔子认为《易经》是变通的艺术,是应对的方法。他说:“夫《易》,其变化之大也!其通神明之远也!其察微妙之精也!其知至善之博也!”
孔子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道。”
这些原话展现了孔子对《易经》的深厚情感和高度评价,认为《易经》不仅是智慧的源泉,也是人生修养和应对变化的重要指导。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