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居 :平日;平素。
《战国策·齐策五》:“此夫差平居而谋王,强大而喜先天下之祸也。”
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晚节嬉游简,平居孝义称。”
宋苏轼《教战守》:“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
明李东阳《明故中顺大夫夏公行状》:“国家养士于平居之时,士当効力于有事之日。”
鲁迅《坟·从胡须说到牙齿》:“我们平居无事时,从不想到自己的头、手、脚,以至脚底心。”
学问类
《格言联璧》:“万理澄澈,则一心愈精而愈谨;一心凝聚,则万理愈通而愈流。”
《格言联璧》:“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格言联璧》:“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
《格言联璧》:“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格言联璧》:“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息。”
《格言联璧》:“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
《格言联璧》:“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
《格言联璧》:“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格言联璧》:“涵养冲虚,便是身世学问。”
《格言联璧》:“省除烦恼,何等心性安和!”
《格言联璧》:“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四者切己良箴。”
《格言联璧》:“忌多欲,忌妄动,忌坐驰,忌旁骛,四者切己大病。”
《格言联璧》:“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格言联璧》:“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
《格言联璧》:“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
生活学
苏洵《辨姦論》:“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人人知之。”
这些古文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平日的行为、学问修养、处世哲学等。通过这些古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智慧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