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平仄是根据汉字的声调来划分的,主要分为平声和仄声。
平声 :在汉语拼音中,发一声和二声的汉字称为平声。仄声:
在汉语拼音中,发三声和四声的汉字称为仄声。
对联的平仄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句中平仄规则
一言句:仄
二言句:仄仄
三言句:平平仄、平仄仄
四言句:平平仄仄
五言句: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六言句:仄仄平平仄仄
七言句: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八言及八言以上的平仄视节奏而定
句脚平仄规则
平起式:对联上联第一个字是平声,格律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式:对联上联第一个字是仄声,格律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相对
对联的上下联相应位置的平仄要相对,即上联的某个位置是平声,下联的相应位置也应为平声,反之亦然
不能失替
在对联中,必须平仄相间,不能一路平下去或一路仄下去,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这样的联句在对联中是不允许的
上仄下平
对联通常要求上联以仄声字结束,下联以平声字结束
古音和新音
平仄的划分还可以根据创作律诗时所遵循的对仗要求(包括平仄要求)来衡量,目前存在两套系统,一是以《平水韵》为标准,简称为古声;二是以普通话为标准,简称为新声。习惯用新声或古声创作对联都是可以的,但不能混用
总结起来,对联的平仄规则主要涉及句内相替与句间相对两个方面,要求上下联的相应位置平仄相对,并且遵循一定的声调规律。掌握这些规则有助于创作出音韵和谐、悦耳动听的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