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其中 《二十四孝》是宣传孝道事迹的经典文献。元代郭居敬辑录了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并编成此书,用以训童蒙,成为后世流传甚广的孝道读本。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但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并选定他做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仍然恭恭敬敬地对待父亲,并封象为诸侯。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啮指心痛: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这些故事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