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时间》- 马丁·海德格尔
该书探讨了存在的意义和时间的本质,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和“时间是存在的境域”等核心观点。
《纯粹理性批判》- 伊曼努尔·康德
该书首先确定了人的认识的形式和范畴,然后论证这些先天的形式和范畴只适用于现象界,而不适用于超验的本体——自在之物。
《理想国》- 柏拉图
该书以对话的形式,阐述了一个理想国的构建,探讨了正义、道德、政治等主题。
《林中路》- 马丁·海德格尔
这本书是海德格尔后期的重要作品,探讨了存在、时间和人类存在的主题。
《西方哲学史》- 伯特兰·罗素
该书系统地梳理了西方哲学的历史发展,介绍了各个时期的重要哲学家和思想流派。
《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
这部哲学史的基本架构已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其中的许多观点已成为学术界的定论。
《悲剧的诞生》- 弗里德里希·尼采
该书以艺术和美学作为起点,利用悲观主义对当时的希腊人和希腊文化进行了描述。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叔本华
书中将忧伤和悲观的理念用唯意志论的语调描述出来,影响了几代哲学家。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弗里德里希·尼采
这本书通过寓言和对话的形式,表达了尼采的哲学思想,包括“意志至上”、“超人”和“反理性主义”等。
《存在与虚无》- 马丁·海德格尔
这本书总共有四卷,主要是讲述了现象学本体论最为基本的观点,以及道德的基础和人的自由。
这些书籍在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涵盖了存在主义、理性主义、柏拉图主义、尼采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多个哲学流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建议根据个人兴趣和哲学基础选择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