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
大乘三十七道品之平等空观。
《金刚经》:
大乘三解脱门。
四部《阿含经》:
讲述无余涅槃不究竟,必须重新修大乘三十七道品才能成佛。
《瑜伽师地论》:
分十七地,讲述三乘修大乘三十七道品的唯识理。
《成唯识论》:
讲述一个凡夫修大乘三十七道品,到真见道的过程。
《大智度论》:
讲述佛教修行者修大乘三十七道品,各个阶段的般若理。
《辩中边论》:
主要内容在中篇,即大乘三十七道品为何为大。
《摄大乘论》:
讲述声闻和佛乘修三十七道品分别证果过程之唯识理。
《楞伽经》:
讲述如何实修大乘三十七道品,自证清净法,佛说般若、唯识和如来藏。
《楞严经》:
讲述修大乘三十七道品见佛性过程的般若、唯识和如来藏理。
《解深密经》:
完整的阐述四圣谛之唯识理和成佛修行次第。
《璎珞经》:
讲述大乘佛教徒如何实修大乘三十七道品证得成佛52阶位。
《圆觉经》:
讲述25清净定轮就是大乘三十七道品,修25清净定轮是如何见佛性的。
《华严经》:
讲述日灯三昧和佛华严三昧,分别是大乘三十七道品的初级和高级阶段。
《无量寿经》:
净土宗的基本经典之一,介绍阿弥陀佛所发诸大愿和弥陀净土。
《圆觉经》:
此心即佛,具足妙心。
《梵网经》:
菩萨阶位与戒律。
《坛经》:
中国僧人撰写的著述中唯一被冠以经的一部佛教经典,核心思想是即心即佛、见性成佛、顿悟成佛。
《解深密经》:
论证一切外境外法与识的关系,认为一切诸法乃识之变现。
《维摩诘经》:
不二法门,心净则佛土净。
《楞伽经》:
融汇空有,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统合。
《金光明经》:
讲述三身十地,舍己利他,慈悲济世,光明忏法。
《法华经》:
开权显实,会三归一,倡导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同归一佛乘。
《四十二章经》:
人生无常,远离诸欲。
这些佛经涵盖了佛教的多个重要领域,包括般若、唯识、禅宗、净土等,是学习和修行佛教的必备经典。建议根据个人的信仰和修行需要选择合适的经典进行学习和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