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孔子的言论及出处时间地点内容?

59

孔子的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一书中,该书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在孔子去世后整理而成的语录文集。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言论内容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孔子言论及其出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孔子“仁爱”思想的精髓,被称作“黄金法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学习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欢迎,以及作为君子的宽容。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孔子认为,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才能使他人正直。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子强调,君子应该追求真理和道义,而不是物质利益。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孔子认为,修养自己可以使人敬重他人,进而使社会安定。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认为,了解知识不如喜欢知识,喜欢知识不如以学习知识为乐。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少说话,多做事。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孔子鼓励学生谦虚好学,不耻下问。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孔子认为,有志之士不应该沉湎于物质享受。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孔子认为,古代人言语谨慎,是因为他们怕自己的行为达不到自己的言论。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认为,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质)和外在表现(文)应该相得益彰,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孔子表达了自己如果理想无法实现,宁愿乘筏子漂洋过海的决心。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孔子对白天睡觉的弟子宰予表示严厉批评,认为他无可救药。

“有教无类。”

孔子主张教育应该面向所有人,不分贵贱。

这些言论不仅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道德观念,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