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化中,鹏的形象常常被用来比喻巨大、雄伟和卓越的力量。鹏鸟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巨鸟,传说它带有万里长空、千丈雄风的雄姿。由于鹏的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常被用来表达壮丽和无尽力量的意象,因此在诗词、名句和成语中,鹏的形象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诗词名句
李白《舟夜书所见》
“仿佛长空无所见,鹏作则飞敝杨舟。”
李白《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九万里风鹏正举。”
苏轼《念奴娇·中秋》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苏轼《上李邕》
“三山巨鳌涌,万里大鹏飞。”
李峤《海》
“习坎疏丹壑,朝宗合紫微。”
“三山巨鳌涌,万里大鹏飞。”
杜甫《泊岳阳城下 / 泊岳阳楼下》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成语典故
鹏程万里
形容前程远大,如鹏鸟展翅高飞,一飞万里。
鹏抟鷃击
比喻气势磅礴,如同鹏鸟搏击长空,小鱼儿跃出水面。
鹏程万里
形容事业或前途非常广阔,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鹏愿凌云
比喻志向高远,追求卓越。
这些诗词名句和成语典故都充满了对鹏鸟翱翔天际的向往和赞美,也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美好前程的憧憬和期望。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