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寓言故事50则守株待兔?

59

守株待兔的故事最早出自《韩非子·五蠹》,讲述了一个宋国农民的经历。以下是故事的详细内容:

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宋国,有一个农民,他每天在田地里辛勤劳作。

偶然事件

一天,农民正在田间耕作时,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因受惊而拼命奔跑,不料撞到了田边的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去。农民放下手中的农具,走过去捡起了死兔子,感到非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

侥幸心理

那一天晚上,农民把兔子带回家,妻子做了美味的野兔肉,两人享受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从第二天开始,农民不再专心耕作,而是时不时地朝草丛里张望,希望能再有兔子撞到树桩上。他心不在焉地干了一天活,结果田里的农活也没干完。

失败后果

第三天,农民来到田边,已经完全无心锄地。他把农具放在一边,自己坐在树桩旁边的田埂上,专门等待野兔出现。然而,他白白等了一天,再也没有兔子撞死。后来,农民每天都守在树桩边,希望再捡到兔子,但他始终没有再得到。而他的田地因无人打理,长满了野草,庄稼被淹没了。农民因此成了宋国人议论的笑柄。

寓意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警示人们不要因一时的侥幸成功而放弃持久的努力。偶然的成功不能持久,真正的成功需要持续的努力和耐心。故事批判了经验主义和侥幸心理,告诫人们不能仅凭一次偶然的成功或运气就心存侥幸,期望不劳而获,而应该脚踏实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辛勤劳动去获得成果。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明白,成功不是靠等待和侥幸得来的,而是需要持续的努力和付出。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