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阿历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简称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是苏联著名的作家和布尔什维克战士。他于1904年9月29日出生在一个贫困的乌克兰工人家庭,父亲是一家酿酒厂的制曲工人,母亲则在大户人家当厨娘。由于家境贫寒,奥斯特洛夫斯基只念了三年小学,十岁左右便开始独立谋生,饱尝生活的艰辛与屈辱。
1919年,奥斯特洛夫斯基加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他在战场上表现英勇,1920年因伤重转业。1923年到1924年,他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的领导工作,并于1924年加入共产党。由于长期参加艰苦斗争,他的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到1927年,健康情况急剧恶化,但他毫不屈服,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
1929年,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尽管面临极大的身体挑战,他依然坚持创作。1930年,他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基于他的个人经历,展示了他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的坚持和奋斗。1933年,小说完成并出版,获得了世界声誉。1935年,奥斯特洛夫斯基获得国家最高荣誉——列宁勋章。1936年12月22日,他因重病复发在莫斯科逝世,年仅32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通过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故事,赞扬了在绝望的命运中仍坚强不屈,向命运挑战的精神。这部小说激励了无数有志青年,成为了苏联文学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