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严于律己

59

关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典故有以下几个:

齐桓公与管仲

齐桓公在成为国君后,因一箭之仇想要杀死管仲。但在鲍叔牙的劝说下,他放弃前嫌,亲自迎接管仲并委以重任。管仲在齐桓公的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最终实现了称霸。

蔺相如与廉颇

蔺相如因“完璧归赵”有功被封为赵国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不服,欲羞辱蔺相如,但蔺相如为了国家大义,避让廉颇,不与冲突。最终廉颇意识到错误,负荆请罪,两人和解,共同保卫赵国。

杨震与王密

东汉时期,清官杨震发现王密才华横溢,便推举他做官。后来杨震东莱出任太守途经昌邑,王密为答谢曾举荐之恩,夜送黄金给杨震,但杨震坚决拒绝,展现了严于律己的精神。

刘巴

三国时期,刘巴因一贯反对刘备而投奔曹操,后投降刘璋。在刘备攻打刘璋时,尽管刘备恨刘巴,但因知道其才能,最终下命令谁杀刘巴就诛九族,从而稳定了局势。

魏征与李世民

唐初,魏征曾劝太子李建成杀掉李世民,但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不但没有杀他,还重用魏征,并实现了唐初的繁荣发展。

晋文公与头须

晋文公重耳在逃亡期间,头须偷走财物。重耳登上王位后,赦免了头须的罪责,并封他官职,从而稳定了国家局势。

孟尝君与门客

孟尝君在受难时,记下了离开他的门客名单。后来回到齐国,他接受了门客的建议,销毁了名单,没有进行报复。

楚庄王与绝缨大会

楚庄王在绝缨大会上,得知有将军拉了爱妾的手,但为了不泄露将军身份,他命令众将绝缨痛饮。后来这位将军在关键时刻为楚庄王冲锋陷阵。

这些典故都体现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尚品质,不仅在古代,在现代社会中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