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与李白、杜甫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他于公元829年,仕途不得意,在学生牛僧孺的帮助下,到东都洛阳任了太子宾客,到公元846年去世,白居易在龙门山水度过18年,自号“香山居士”,写下了许多歌咏洛阳的诗篇。
《秋日与张宾客舒著作同游龙门,醉中狂歌,凡》
秋天高高秋光清,秋风袅袅秋虫鸣。
暂停杯觞辍吟咏,我有狂言君试听。
丈夫一生有二志,兼济独善难得并。
不如展眉开口笑,龙门醉卧香山行。
《同崔十八宿龙门兼寄令狐尚书冯常侍》
昔蒙兴化池头送,今许龙门潭上期。
聚散但惭长见念,荣枯安敢道相思。
功成名遂来虽久,云卧山游去未迟。
闻说风情筋力在,只如初破蔡州时。
《李卢二中丞各创山居俱夸胜绝然去城稍远…聊戏二君》
龙门苍石壁,浥涧碧潭水。
各在一山隅,迢遥几十里。
清镜碧屏风,惜哉信为美。
爱而不得见,亦与无相似。
《题龙门堰西涧》
东岸菊丛西岸柳,柳阴烟合菊花开。
一条秋水琉璃色,阔狭才容小舫回。
除却悠悠白少傅,何人解入此中来。
《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
铁凿金锤殷若雷,八滩九石剑棱摧。
竹篙桂楫飞如箭,百筏千艘鱼贯来。
振锡导师凭众力,挥金退傅施家财。
他时相逐四方去,莫虑尘沙路不开。
七十三翁旦暮身,誓开险路作通津。
夜舟过此无倾覆,朝胫从今免苦辛。
十里叱滩变河汉,八寒阴狱化阳春。
我身虽殁心长在,暗施慈悲与后人。
这些诗作展现了白居易对龙门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他晚年生活的悠然自得。特别是《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还体现了他造福后人的慈悲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