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有哪些古人助人为乐的故事?

59

司马刚砸缸:

战国时期,楚怀王在皇宫里感到寒冷,想到百姓在草房中会更加冷,于是下令给贫苦百姓送去取暖的炭。

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乐于助人。有一次,他看到一位老人迷路了,就带着他回到自己家里,并为他煮了一碗热腾腾的米饭。

普施行灯:

普施是南朝时期的一位高僧,他经常为穷苦百姓点灯照明,帮助他们度过黑暗和寒冷。

严植之救人急难:

严植之在江边发现了一位重病的外地人,将他接回家中治疗,一年后病人康复,为了感谢严植之,他愿意终身为奴,但严植之谢绝了,并资助他回乡。

王羲之助人卖扇:

王羲之在路上遇到一位卖竹扇的贫苦老婆婆,便在每把扇子上题字,使得扇子很快被抢购一空,老婆婆非常感激。

李士谦乐善好施:

北朝魏齐时,李士谦家庭富有,但为人慷慨,常周济老百姓。有一年春荒,他拿出大量粮食帮助缺粮户,并在秋后烧毁全部借据,不收还粮。

庾诜施舍:

梁朝的庾诜爱好学习,喜欢布施帮助他人。他变卖家产帮助被诬陷为小偷的邻居偿还债务,并在罂湖上建造了一座石拱桥以造福乡里。

程思廉周济亲友:

程思廉与朋友交往有始有终,经常慰问和周济生病的亲友,甚至为他们料理家事,抚养照看子孙。

江文辉捞尸:

江文辉在朋友溺水身亡后,不顾考试期限紧迫,留下打捞尸体,直到处理完丧事才离开。

韩乐吾分米:

扬州兴化的韩乐吾家中贫穷,遇到荒年,他准备将家中仅有的余米分给饥饿的朋友,展现了他的慷慨和乐于助人的精神。

这些故事展现了古人乐于助人的美德,体现了他们对社会和谐与互助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