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是史铁生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文章以时间为顺序,分别叙述了作者十岁那年由自己作文获奖引发的一件事情、二十岁母亲为他治病和鼓励他写小说的事情以及三十岁以后对母亲的那种压抑在心里、让自己又悲痛又愧疚的思念。
原文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
“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
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
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已经去世多年。我常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
解析
十岁时
作者在作文比赛中获奖,母亲非常高兴,并提到自己小时候的作文写得更好。
作者因为对母亲的话感到扫兴,故意气她,但内心对母亲的聪明和美貌仍然充满敬意。
二十岁
作者双腿残废,母亲为了给他治病,不惜一切代价,四处求医问药。
母亲发现作者在写小说后,虽然对治好腿的希望绝望,但仍然鼓励他继续创作。
三十岁
作者的第一篇小说发表,母亲已经去世多年。
作者在怀念母亲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和命运的感慨,认为母亲的等待和付出是命中注定的。
主题
这篇文章通过合欢树这一象征物,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爱与感激。文章构思奇特,语言平淡朴实,情感真挚,敲击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