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之所以有两个称号,分别是 诗魔和 诗王,原因如下:
诗魔
创作量与艺术成就:白居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据统计约有三千多首。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他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将复杂的思想情感巧妙地融入诗歌之中,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个人习惯与付出:白居易对诗歌的热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每天朗诵和抄写诗文,从早上开始直到晚上,长此以往,他的舌头因过度诵读而生了疮,手指也由于过度书写而长了老茧。这种对诗歌的过分热衷,使得后人根据诗句“魔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息”的意思,将白居易称为“诗魔”。
诗王
地位与影响力:白居易在唐代诗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流传,深受各阶层人民的喜爱。尽管“诗王”这一称号更多的是诨号,并不正式,但它反映了他在诗坛上的卓越成就和广泛影响力。
皇帝特许:唐宣宗李忱曾褒白居易为“诗仙”,故人称“敕封诗仙”。虽然后来“诗仙”的称号被李白所享有,但这表明唐宣宗对白居易的诗歌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
综上所述,白居易被称为“诗魔”是因为他对诗歌的痴迷和巨大的创作量,而被称为“诗王”则是因为他在诗坛上的卓越成就和广泛影响力。这两个称号共同体现了他在唐代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