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名称:七夕节的由来
目标年龄段:大班(5-6岁)
活动目标:
了解七夕节的起源及传统习俗:
通过故事讲述和角色扮演,让幼儿了解七夕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意:
通过手工制作和艺术表演的形式,表达对七夕节的热爱和祝福。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与社交能力:
通过分组活动和互动游戏,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活动准备:
教具:
PPT演示文稿、故事书籍、手工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闪粉、亮片等)、装饰品、流星雨道具、繁星、千纸鹤步骤图文说明。
多媒体资源:
七夕节相关视频、图片和音乐。
食品与饮料:
葡萄汁、咖喱口味的意大利面、红枣饼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情境导入:
通过播放七夕节相关的视频和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进入七夕节的主题氛围。
提问与讨论:
询问幼儿对七夕节的了解,分享他们对七夕节的初步印象和想法。
二、七夕节的由来(15分钟)
故事讲述:
使用PPT演示文稿,讲述七夕节的起源和传说故事,如牛郎织女、银河等。
互动讨论:
鼓励幼儿提问和分享自己的理解,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兴趣。
三、七夕节的习俗(15分钟)
知识卡片:
展示七夕节的传统习俗,如放风筝、写信、摘星星等。
手工制作:
分组进行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七夕节手链、星盘等,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体验节日习俗。
四、艺术表演(15分钟)
角色扮演:
选择平时喜欢表演的小朋友扮演董永和七仙女,进行故事讲述和角色扮演。
投票与奖励:
邀请其他小朋友和老师投票选出表演最好、听课最认真的同学,并进行奖励。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
回顾与总结:
回顾七夕节的起源、习俗和表演活动,让幼儿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七夕节的故事和习俗,进一步加深对传统节日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建议:
情境教学:
通过创设情境,让幼儿更好地融入七夕节的主题氛围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亲子互动:
鼓励家长参与亲子活动,增进家园共育,让幼儿在家庭中继续感受七夕节的文化氛围。
创意表达: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七夕节作品,展示他们的才华和创意。
通过以上教案,幼儿不仅能够了解七夕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还能通过艺术表演和手工制作等活动,体验到传统节日的乐趣和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