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们的深厚情感。以下为您呈现几首经典的中秋节古诗鉴赏:
《望月怀远》
作者:张九龄
内容: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首诗意境雄浑阔大,情感真挚。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开篇,展现出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明月的壮丽景象,以及远在天涯海角的亲人们此时共赏明月的情景,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则进一步展现了相思之苦。“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刻画了主人公因怜爱这满屋的月光而灭烛,又因夜露滋生而披衣的情景。“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表现了想把月光赠给远方亲人却不能,只能盼望在梦中相会的无奈。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作者:王建
内容: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此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静谧与清冷。“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通过“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思念。“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以问句的形式,将秋思的无形化作有形,表达了人们望月时内心涌起的思念之情,不知这份思念会落在谁家。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苏轼
内容: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首词是中秋诗词中的经典之作。词中通过对明月的追问和对天上宫阙的想象,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思考。“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展现了词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又恐不能承受的矛盾心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则体现出作者对人生无常和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这些古诗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秋节文化中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