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舅舅给外甥送灯笼是什么风俗?

59

舅舅给外甥送灯笼是中国传统春节民俗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寓意。以下是关于这一习俗的详细解释:

寓意光明与幸福

舅舅给外甥送灯笼的习俗源于春节期间的“送灯”活动,寓意着前途光明和幸福美满。娘家人从女儿出嫁后的第一个春节起给她送灯,等到女儿有了孩子后,娘家人便把灯笼转送给女儿的孩子,即外甥。

十二年的传统

舅舅要给孩子送十二年的灯笼,此后便不再送了。第一年的灯笼通常是富贵灯和火罐灯,寓意孩子长命百岁,日子红红火火。第二年的灯笼选择则更多样,男孩送马灯,女孩送石榴灯,并且还要送一把蜡烛。到第十二年,要“全灯”,舅舅家要给孩子送一个高档的大灯笼,寓意孩子长大成人。

歇后语与民俗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是一句歇后语,源于陕西民间风俗,形象地表达了舅舅给外甥送灯笼的传统习俗。

其他地区的习俗

在淳化、旬邑、彬州一带农村,有“追十五”送灯笼的讲究,即正月十五前舅舅给外甥送灯笼,灯笼式样多样,以观赏灯为主。

在西安,舅舅从大年初六开始给外甥送灯,寓意步步高升,状元及第。送灯的习俗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六日,孩子们还要撞灯,把灯烧掉,来年舅舅再送新灯。

现代延续

虽然现代社会的灯笼制作和送灯方式有所简化,但这一传统习俗依然在一些地区保留,并增添了一些新的元素,如送台灯、手电筒等学习用品,以及现金等礼品。

综上所述,舅舅给外甥送灯笼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承载着对孩子未来幸福和光明的美好祝愿。这一习俗在春节期间尤为盛行,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