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友谊的典故缩写如下:
伯牙子期: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听。伯牙弹琴时,钟子期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的意境,如高山和流水。钟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摔碎爱琴,终生不再弹琴。
管鲍之交:
管仲和鲍叔牙是春秋时期的好朋友,彼此信任,共同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管仲家境贫寒,鲍叔牙时常接济他。管仲曾替鲍叔牙办事,但不一定件件做得很好,鲍叔牙理解那是受客观条件所限。管仲三次当官都被罢了官,鲍叔牙并不认为他没有才干,而认为他是没遇到赏识他的人。
知音之交:
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又名“高山流水遇知音”。俞伯牙弹琴时,钟子期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的意境。钟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摔碎爱琴,终生不再弹琴。
刎颈之交:
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廉颇和蔺相如是春秋赵国人,廉颇大将军,蔺相如上卿宰相。廉颇认为自己沙场出生入死,对蔺相如以口舌之能居于己上颇有不满,一心要找个机会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处处避让,最终两人成为保卫赵国的合作者,展现了生死与共的深厚友谊。
胶漆之交:
陈重与雷义的故事。两人一起做官一起罢官,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友谊被时人传颂为“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
舍命之交:
羊角哀与左伯桃的故事。两人一起去楚国求官途中,左伯桃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粮食全部交给了羊角哀,自己在树林里死去。
生死之交:
刘备、关羽与张飞的故事。他们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展现了深厚的兄弟情谊。
忘年之交:
孔融与祢衡的故事。孔融喜欢文学,祢衡自小有文才善言辩,两人惺惺相惜,不拘年岁辈分结交。
这些典故都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友谊的珍贵和多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