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名言如下:
有教无类
强调教育应面向所有人,不分贵贱、贫富、智愚。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贤能的人要向他们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聪明且好学,不以向地位低的人请教为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而不思考会迷惑,思考而不学习会有危险。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有智慧的人不迷惑,有仁德的人不忧愁,有勇气的人不畏惧。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默默地记住知识,学习而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发愤努力忘记吃饭,快乐得忘记忧愁,不知道衰老即将来临。
无欲速,无见小利
不要贪图速度,不要贪图小利。贪图速度会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则大事难成。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坚守德行不广大,诚信之道不坚定,怎么能有所成就,怎么能有所灭亡。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明白道义,小人只看重利益。
君子有三戒
少时戒色,壮时戒斗,老年戒得。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四十岁不迷惑,五十岁明白天命,六十岁能顺耳而听,七十岁随心所欲而不逾越规矩。
习相近也,性相远也
人的习性相近,但本性却相差很远。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生来就知道的人最高贵,通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难而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我不是生来就知道的人,而是喜欢古代文化,勤奋学习以求之。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有智慧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欢山。有智慧的人行动积极,有仁德的人心态平静。有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行为有羞耻心,出使四方,不辱使命,这可以称为士人。
学而时习之
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在自己职位上,就不去议论政治。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通过不正当手段得到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愉快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又能不气恼,不也是君子的表现吗?
这些名言不仅反映了孔子对教育的重视,也体现了他对学习、道德和人生的深刻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