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考文明礼仪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形象礼仪
衣着:中学生应衣着整洁、朴素、得体、协调,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扣齐纽扣或拉齐拉链,不随意更改校服,不外露内衣,不披衣散扣,不把上衣捆在腰间。衣服干净整洁,不得穿奇装异服。校牌或团徽佩戴在左胸前。
发型:头发适时梳洗,发型大方得体,不染发,不烫发。男生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女生前发不遮眼,侧发不掩睛。
面部和手部: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不涂脂抹粉,不画眉,不纹眉,不纹身,不留长指甲,不染彩色甲。
姿态:坐有坐相,站有站样,走路昂首挺胸,举止文雅,稳重端庄,落落大方。
课堂礼仪
课前准备:预备铃响,做好课前准备,并端坐教室安静等待。
上课礼仪:教师宣布上课,迅速起立,向教师问好,并鞠躬行礼,待教师答礼后坐下。不迟到,如果迟到,应当轻敲教室前门,立正喊“报告”,经教师允许后进入教室。
课堂参与:进取思考教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举手发言。发言时,姿态端庄大方,声音洪亮清晰。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不做无关的动作,不发出各种声响,更不能取笑他人。
个人礼仪
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
谈吐:使用规范的语言,不使用粗俗、低级、歧视性的词汇,用文明的语言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倡导尊重,尊重师长,对老师的教导应积极听从,对同学应友善相处,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待人接物:礼貌待人,学会和他人打招呼、道谢、道歉等,遵守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如遵守排队、让座、不插队等。诚实守信,讲信用,遵守承诺,不说谎话、不传谣言、不作弊。
公共礼仪
旅游观光:爱护旅游观光地区的公共财物,对公共建筑、设施和文物古迹,甚至花草树木,都不能随意破坏;不能在柱、墙、碑等建筑物上乱写、乱画、乱刻。
课间礼仪:课间休息时不得在教室里打闹;可放松身体坐在座位上休息,也可到走廊里或窗前远眺让眼睛放松一下。课间言行举止要注意礼貌,严禁在走廊里乱跑乱撞,追逐打闹,大声喊叫,以及在路上吃零食。课间在走廊等地遇到教师时,要主动给教师让路,并点头示意说:“教师好。”课间上厕所时应注意形象,遵守秩序,不可大声喧哗,不在厕所墙壁上乱涂乱划。
同学交往礼仪
同学之间:平等待人,相互友爱,主动帮忙有困难的人,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遇到同学应主动打招呼,态度要热情、诚恳。同学之间免不了相互借用东西,必须做到有借有还,不能随便乱用他人物品。要注意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如有需要,应及时征求他人同意,不能自说自话,拿了就用。
这些内容涵盖了中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遵循的基本礼仪规范,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文明素养和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