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关于忠孝传家勤俭持家的例子?

59

关于忠孝传家、勤俭持家的例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故事和典故中看到:

吴成的故事

吴成是中原伏牛山下的一个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临终前将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字去做”。兄弟俩分家时,老大分得“勤”字,老二分得“俭”字。老大勤劳耕作,但妻子大手大脚,孩子们浪费粮食,导致家中无余粮。老二疏于农事,只知节俭,最终家中也空空如也。兄弟俩在困境中意识到“勤”与“俭”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于是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门上,从此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季文子的故事

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却一生俭朴,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朝服外没几件像样衣服,外出车马也极其简单。他认为国家还有百姓在受冻挨饿,自己不应贪图享受。在他的影响下,仲孙它也效仿其注重生活简朴,这显示了勤俭的家风可传递和影响他人。

曾国藩的家书

曾国藩在《曾国藩家书》中多次强调勤俭的重要性,他虽位居高位,但要求家人保持节俭的生活方式,如不许家人坐轿、不许子女穿华丽衣服等。他自己也以身作则,日常饮食简单,衣服破旧也不轻易更换。在他的教导下,曾家后人人才辈出,家族兴盛,这体现了勤俭治家能为家族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王祥卧冰求鲤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养他,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王祥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总是让他打扫牛棚。父母生病,他忙着照顾父母,连衣带都来不及解。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化开,从裂缝处跃出两条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子路负米

仲由是周朝春秋时候鲁国人,字子路。非常孝敬父母。他从小家境贫寒,非常节俭。经常吃一般的野菜,吃得很不好。仲由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怕父母营养不够,身体不好,很是担心。家里没有米,为了让父母吃到米,他必须要走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再背着米赶回家里,奉养双亲。

这些故事和典故都体现了忠孝传家和勤俭持家的美德,通过个人的实际行动和家风传承,影响了家庭成员和后世,成为传颂千古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