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字少伯,是唐朝时期的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诗作以七言绝句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以下是他的代表诗和爱好:
代表诗
《出塞》 内容: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希望平息边塞战争,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从军行七首·其四》 内容: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青海湖、雪山、古城、玉门的描写,抒发了戍边将士的壮志和豪情。
《芙蓉楼送辛渐》 内容: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赏析:这首诗以送别友人为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和对自身高洁品质的坚守。
《闺怨》 内容: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闺中少妇的心理变化,表达了人们对青春与功名之间的取舍。
《长信怨》 内容: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宫廷女子的孤寂生活和对皇帝的思念。
爱好
作诗:
王昌龄一生创作了许多诗歌,题材广泛,包括边塞、离别、宫怨等。
交游:
他喜欢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这些友谊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昌龄的诗歌以豪放、激昂、意境深远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诗作不仅在唐代广为流传,至今仍然被广泛传颂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