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墨者黑”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以下是一些近墨者黑没有良好环境使人堕落的名人事例:
穆时英:
解放前一位叫穆时英的青年作家,曾以一本揭露旧社会黑暗的小说《南北极》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然而,当他到了上海的十里洋场后,受到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竟也歌颂起那些醉生梦死的生活来。这可谓是对“近墨者黑”最好的诠释。
张衡:
张衡是我们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发明了地动仪,在天文、物理等方面也有研究。张衡在青年时期有很多知己,如马融、王符、崔瑗等,这些都是当时很有才能的青年。特别是崔瑗,很早就学习过天文、数学、历术,张衡经常同他在一起研究问题,交换心得。张衡进一步研究天文、物理等科学都是受了崔瑗的不少影响。
孟母三迁:
我国古代就有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原住在艺人的旁边,孟子就止不住去听,当迁至屠户旁时,孟子又常去看杀猪。直至三迁至学馆旁时孟子才专心读书,以至于成了大思想家。这则故事虽然有轻视劳动人民的意思,但是它讲明了这个道理——近墨者必黑。
欧阳修: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在颍州当官的时候,手下有一个名叫吕公箸的年轻人。一次欧阳修的好友范仲淹到家拜访,欧阳修邀请吕公箸一同待客。席间,范仲淹对年轻人说:“你能在欧阳修身边做事太好了,你应该多向他请教作文写诗的技巧。”此后,在欧阳修的言传身教下,吕公箸的写作技巧提高得很快。
这些事例都说明了环境对人性格的影响之大的道理,即使一个人拥有良好的品质,但在不良环境中,也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而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