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伯仁的《丑女歌》中写道:“梳风杨柳笑,沐雨杏花羞。看看三十余,不敢不妆楼。”这里用杨柳和杏花的形象来比喻丑女,表达出即便是在自然美景面前,丑女也感到自惭形秽。
李白的《古风》中有句:“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这里用“效颦”的典故来形容丑女不恰当的模仿,反而显得更加丑陋。
司空图的《效陈拾遗子昂》中写道:“丑女争钗,映花越多越丑。”这句诗通过丑女争抢花钗的描写,讽刺了丑女越是装饰自己,越是显得丑陋。
《丑女谣》中写道:“人知丑妇丑,不知丑妇妍。丑妇安乎丑,妇德或可全。荆钗与布裙.,常坐纺织边。妍妇巧於人,玉貌长娟娟。妩媚及依阿,万态随方圆。丑者妍之实,妍者丑之端。丑者妍之德,妍者丑之贼。人皆恶其丑,我以丑为则,人皆爱其妍,我以妍为惑。丁宁丑妇人,莫效妍妇颦。欲保丑妇德,莫学妍妇色。人鉴不可欺,妍丑自明白。”
这些诗句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描绘了丑女的形象,有的通过自然比喻,有的通过典故引用,还有的直接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丑女的不同角度和看法。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