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一句“ 君子不亮(1),恶乎执?”出自《告子下》12.12,其译文为“君子没有诚信,能有什么操守?”。这里的“亮”同“谅”,意为诚信或忠诚。赵岐注:“亮,信也。”。
这一句话强调了诚信在一个人品德和行为中的重要性。孟子认为,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那么他就无法在道德和行为上有所坚守。诚信是君子立身处世的基础,没有诚信,君子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操守和行为准则。
这一思想与孟子其他关于诚信的论述是一致的。例如,孟子曾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8.11)这句话表明,在孟子看来,虽然在大义面前,言语和行为可以不必过于拘泥于诚信,但诚信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品质。
综上所述,孟子的这句话强调了诚信在个人品德和行为中的核心地位,认为没有诚信,君子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操守和行为准则。这一思想与孟子其他关于诚信的论述是一致的,体现了孟子对诚信的高度重视。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