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格言联璧·处事类》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刘禹锡《和乐天春词》
功过不宜少混,混则人怀惰隳之心。——《菜根谭·概论》
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格言联璧·接物类》
待小人宜宽,防小人宜严。——《格言联璧·接物类》
凡事当留馀地,得意不宜再往。——《朱子家训·全文》
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朱子家训·全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玉房金蕊,宜在玉人纤手里。——宋·苏轼《减字木兰花·玉房金蕊》
地称高情多水竹,山宜闲望少风尘。——宋·苏轼《减字木兰花·玉房金蕊》
长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宋·苏轼《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宋·苏轼《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自到东都后,安闲更得宜。——宋·白居易《偶作寄朗之》
岂无登陆计,宜弃济川材。——唐·项斯《黄州暮愁》
苍梧竹叶青,宜城九酝醝。——魏晋·张华《轻薄篇》
土沃差宜竹,城高未著亭。——袁说友《登屋后城》
熟偏宜酒,馀鲜更带糟。——曾丰《观渔舟得巨鱼》
耽书灯可眼,渴睡簟宜肌。——曾丰《秋意自适》
带山仍带水,宜饮亦宜诗。——赵蕃《咏梅六首 其四》
路入分宜县,心驰月旦评。——赵蕃《呈许深父及之》
潜德固宜祀,高文宁可埋。——赵蕃《谒孺子祠 其二》
竹屋偏宜雪,江亭更受风。——张镃《正月十六日雪》
地瘠不宜竹,山寒多种松。——张镃《东庵上方》
客去情宜独,宵长睡未忺。——刘过《夜述》
有节花宜晚,无波水自平。——刘过《有节花宜晚,无波水自平》
这些诗句或词中,“宜”字的使用涵盖了不同的语境和情感,从处事哲理到自然景观,从人生感悟到情感表达,展现了“宜”字在汉语中的丰富内涵和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