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泻千里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yī xiè qiān lǐ。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速快且距离远。同时,它也可以用来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或者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该成语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赠从弟宣州长史昭》一诗,其中有“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之句,形象地描绘了江河奔流的壮观景象。此外,宋代陈亮在《与辛幼安殿撰书》中也曾使用这个成语,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文学中的地位。
在用法上,“一泻千里”可以作为谓语、定语或宾语,通常用来形容速度快、气势磅礴的事物或现象。例如,可以形容李白的诗歌雄浑奔放,具有一泻千里之势,或者形容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将大地装点得格外美丽。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