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李白的古诗加赏析?

59

李白的古诗赏析如下:

《望天门山》

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正值青春年少,满怀壮志豪情,游历四方。

赏析:首句“天门中断楚江开”写出天门山被楚江劈开的雄伟气势,“中断”二字形象地表现了天门山的险峻。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中,“回”字凸显出水流的激荡和天门山的阻挡之势。第三句“两岸青山相对出”把静态的山写活了,富有动态美。最后一句“孤帆一片日边来”画面开阔,给人无尽的遐想。整首诗展示了李白诗歌豪放洒脱、意境开阔的风格特点,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和神奇,也流露出诗人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情感。

《望庐山瀑布》

背景:

约创作于公元725年,李白初游庐山之时,当时正值唐玄宗开元盛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为李白四处游历提供了物质与出行便利。

赏析: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描绘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的美丽景象。第二句“遥看瀑布挂前川”则勾勒出瀑布如一条巨大的白练悬挂在山川之间的壮观画面。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瀑布的高度和气势。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将瀑布比作银河从九天倾泻而下,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视觉冲击力。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夸张的比喻,展现了李白诗歌的豪放洒脱和意境开阔的特点。

《送友人》

背景:

这首诗描写了李白在长安送别友人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赏析: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环境,青山白水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漂泊生涯的深切关怀和祝福。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以浮云和落日作比,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则通过描写挥手告别和班马萧萧的鸣叫声,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行路难·其二》

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遭遇政治挫折后所作,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

赏析:首句“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以青天比喻大道的宽阔,但紧接着的“我独不得出”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中间六句通过描写自己在长安的遭遇和心情,抒发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最后两句“行路难,归去来!世路艰难,我只得归去啦!”则表达了诗人决定归隐山林、等待时机的决心。整首诗情感激昂,语言豪放,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塞下曲六首(其一)》

背景: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生活的艰苦和将士们的英勇无畏。

赏析:首句“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点明了边塞的严寒环境。接着通过“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等句,描绘了边塞生活的紧张和艰苦。最后一句“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则表达了将士们的爱国激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豪迈的语言,展现了边塞将士们的英勇形象和爱国情怀。

《临路歌》

背景:

这首诗被认为是李白临终前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

赏析:首句“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以大鹏自比,表达了诗人要使“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的远大抱负。中间几句则抒发了诗人在长安受到挫折后的苦闷和无奈。最后一句“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则表达了诗人对后世的期望和对孔子的敬仰。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悲壮,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李白的古诗以豪放洒脱、意境开阔、情感真挚著称,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夸张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