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亲敬长的名言和事例如下:
名言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百善孝为先。”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
“子孝父心宽。”
“母爱胜于万爱。”
“亲人不睦家必败。”
“内睦者,家道昌。”
“大孝终身慕父母。”
“母亲在家事事顺。”
“首孝弟,次谨信。”
“父母者,人之本也。”
“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尧舜之道,孝悌而已。”
“没有母亲,何谓家庭。”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31. “艰苦能磨练人的意志。”
32. “诗书立业,孝悌做人。”
事例
舜的孝行:
舜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但舜始终恭顺,对父亲和弟弟慈爱。舜的孝行最终感动了天帝,他登上天子位后,仍然恭恭敬敬地看望父亲,并封象为诸侯。
汉文帝刘恒的孝心:
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名于世,他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甚至亲口尝过母亲所服的汤药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曾参的啮指痛心: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孝著称。一次,他因家贫入山打柴,母亲为了召唤他回家,咬了自己的手指。曾参感到心疼,立即回家询问原因,得知母亲是为了他而咬指,他感动得跪问缘故。
这些名言和事例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应当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