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是一句出自 《周易》的经典名言,也是中华文化中关于修身养性的重要准则之一。它告诉我们:当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时,要虚心学习、努力效仿;而当自己出现错误和过失时,要及时反省并加以改正。这一思想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约束与自我提升精神,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行为指南。
这句话的完整语句是:“ 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中文解释为:风雷交助,互相增益,构成益卦。君子因此见到美善的品行就倾心追随、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迅速改正。
此外,这句话在《论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述:“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宋李觏在《易论第九》中写道:“ 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强调知过改过的重要性。明袁黄也在《了凡四训》中写道:“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
这些引用和解释都表明,“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不仅是一句名言,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和道德追求,鼓励人们不断自我反省和提升。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