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与诗歌有关的一些简短故事?

59

纪晓岚祝寿词

大清乾隆朝,王翰林为母亲做寿,请纪晓岚即席做个祝寿词。纪晓岚脱口而出:“这个婆娘不是人。”老夫人一听脸色大变,王翰林十分尴尬。纪晓岚不慌不忙念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顿时全场活跃,交口称赞,老夫人也转怒为喜。纪晓岚接着高声朗读第三句:“生个儿子去做贼。”满场宾客变成哑巴,欢悦变成难堪。最后,纪晓岚喊出第四句:“偷得仙桃献母亲。”大家立刻欢呼起来。

李宋秀才讨水

清朝乾隆年间,广东有两个秀才李一宋,结伴旅游,见一位老和尚在纳凉,便上前讨水喝。老和尚提出要对对联,李宋二人欣然同意。老和尚说:“李宋二先生,木头木脚。”两秀才听毕,见对联是讥笑自己,对了很久也没对上,不仅没喝到水,还讨了个没趣,怏怏而去。

鲁迅改诗

鲁迅先生为悼念青年革命家写的小诗,原句为:“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他后来将“眼”改为“忍”,改为:“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这一改动写出了被压抑的满腔愤恨,使严酷的白色恐怖和斗争环境在程度上和气氛上得到了强化。

纪晓岚与施老师

纪晓岚小时候聪明又顽皮,常常让老师啼笑皆非。有一天,纪晓岚带着一只小黄鸟到学堂去玩,玩得正起劲时,施老师进来了。纪晓岚见状,顺口吟出:“施老师,一鸟飞上天。”施老师不解,纪晓岚解释:“您姓施,我给您对粗毛野兽,您的‘施’我对‘石’,后我对先,死我对生,是:粗毛野兽石先生。”施老师听了,明白纪晓岚是用谐音在骂他,鼻子都气歪了,但又无可奈何。

宋之问遇骆宾王

初唐诗人骆宾王曾参与起兵反对武则天,失败后隐姓埋名出家当和尚。一天晚上,宋之问在灵隐寺遇见骆宾王,两人互相吟诗,骆宾王为他吟出“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宋之问深感佩服,第二天一早去拜见骆宾王,却发现他已离开。后来得知骆宾王就是老和尚,深感惊讶。

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诗歌的趣味性和文化内涵,还反映了诗人之间的交往和诗歌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