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等方式,形成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它带来了许多积极影响,如促进国际贸易、吸引外资、推动技术进步等,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负面影响,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经济风险增加等。
要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概念和表现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某一国家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积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加了就业机会,推动了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的发展。
它促进了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了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使生产领域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
负面影响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和收益不平等、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恶化,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济风险。
经济全球化可能导致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本质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的不断增殖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进行新的、急剧的扩张,使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力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扩展到全球范围。
应对策略
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应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制定合理的政策,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同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
历史背景
经济全球化并非新生事物,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人们就开始与邻国进行商品贸易。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才流行起来,但其表达的经济发展趋势早已出现。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从而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做出明智的决策,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