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论语》中包含了许多经典语录,这些语录不仅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道德观念,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人生智慧。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孔子语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学习了之后经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自己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反思自己并改正。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君子能够在和谐中保持独立,而小人则只会随波逐流。
朝闻道,夕死可矣。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早上能够悟道,即使晚上就死去,也是非常值得的。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远吗?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日夜不停。
这些语录不仅展示了孔子对学习、道德、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深刻见解,也为我们提供了日常生活的指导原则。通过这些经典语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思想,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